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

如何明心見性? --節錄聖嚴法師《禪鑰》

如何明心見性?
惠能大師謂惠明曰:「汝既為法而來,可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。」又曰:「不思善不思惡,正與麼時,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?」惠明即於此言下大悟。⋯⋯

這是說,六祖惠能傳承五祖的心法之後,即離開五祖道場,去了嶺南,而五祖座下有位將軍出家的弟子惠明,追著惠能想把法搶到手,惠能跟他說:「你既為求法而來,那麼,心中的一切念頭皆應放下,不可向外攀緣,不要思量或善或惡,當這時候,看看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?」惠明用了這個方法後,當下就開悟了。

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練習,當境界在面前出現時,心中不要產生喜歡不喜歡、好或者不好、愛或是不愛等的反應,當作跟你毫不相干看待。事實上,未悟的人,當你的念頭認為已是如此這般地不去管它時,你已經在管它了。不過,若經常用這樣的方法練習,即使未必能夠開悟,你的煩惱總會減少很多的。

)如何能明心?
〈懺悔品〉中告訴我們有兩種方法,能夠達到明心的目的:
1修五分法身:
修戒──自心中,無非、無惡、無嫉妒、無貪瞋、無劫害。
修定──覩諸善惡境相,自心不亂。
修慧──常以智慧觀照自性,不造諸惡,修眾善法,自心無礙,心不執著。
修解脫──自心無所攀緣,不思善不思惡。
修解脫知見──自心亦不沉空守寂,並須廣學多聞,識自本心,達諸佛理,和 光接物,無我無人,直至菩提,真性不易。

2修無相懺悔:
從前念、今念、後念,念念不被愚迷染,從前所有愚迷等罪,悉皆懺悔。
從前念、今念、後念,念念不被驕誑染,從前所有驕誑等罪,悉皆懺悔。
從前念、今念、後念,念念不被嫉妒染,從前所有嫉妒等罪,悉皆懺悔。

如果修了五分法身的法門,還是不能明心,便是因為罪障太重,所以要修無相懺悔法門。《六祖壇經》告訴我們,要不斷地使自己的心,對於善惡的境界,盡量不以自我的觀點或自私自利的立場,產生反應。當你生起愚迷心、憍誑心、嫉妒心時,要不斷地懺悔,願這種種的念頭不再生起,不再用自我中心、自私自利的心,去判斷它、執著它。

)如何能見性?
『坐禪品』云:
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,即是自性不動。
又云:對於一切善惡境界,心念不起名為坐,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。
又云:外離相即禪,內不亂即定。於念念中,自見本性清淨。自修自行,自成佛道。
『般若品』云:
各自觀心,自見本性。若自不悟,須覓大善知識,解最上乘法者,直示正路。令得見性。若識自性,一悟即至佛地。又云:智慧觀照,內外明徹,識自本心,若識本心,即本解脫。
又云:唯傳見性法,出世破邪宗。菩提本自性,起心即是妄。以上都是教我們如何能見性的辦法。

~本文摘自聖嚴法師《禪鑰》金山法鼓山

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

六祖壇經-後記-1

行由品第一
能大師向五祖提出的報告,說出他的境界,他講了五句
第一個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」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沒有絲毫染污,不但在常寂光沒有染污,在十法界、在六道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乃至於在三途都沒有染污,它絕對不會染污。
第二個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滅」,它沒有生滅的現象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自性 始於無,始亦無滅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也就是說我們講四相遷流,生老病死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它沒有這個現象,那真正是永恆的。
第三句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它什麼都不欠缺,圓圓滿滿,智慧具足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德能具足、相好具足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雖具足它不現,在佛家講隱現,它是在隱的狀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個話很難懂,我們現在用電視來做比喻容易明瞭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們電視頻道把它關起來,你不能說它裡頭沒有現象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關起來沒有現象,它有,它裡面有幾十個頻道、幾百個頻道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你一按頻道這景象就現起來,那是顯,就現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隱現不同,隱不能說無,現不能說有,它會現相。
第四句「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」,這是什麼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是自性本定,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「首楞嚴大定」,自性本定從來沒有動搖過。
第五句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,能生萬法是顯,怎麼顯的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大乘教裡面佛常講「一念不覺而有無明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眾生有一切心,自性如來隨緣生一切法。

我們要知道佛的智慧是證得的,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,人人都有,平等的。
並不是說釋迦佛有,阿彌陀佛有,別人沒有,不是的,人人統統都有,只要你真放下

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

六祖壇經-附矚品第十-3

真如自性是真佛。邪見三毒是魔王。邪迷之時魔在舍。正見之時佛在堂。(辨別佛與魔)
性中邪見三毒生。即是魔王來住舍。正見自除三毒心。魔變成佛真無假。(佛魔本來不二)
法身報身及化身。三身本來是一身。若向性中能自見。即是成佛菩提因。(三身原本是一身)
本從化身生淨性。淨性常在化身中。性使化身行正道。當來圓滿真無窮。(說明「一」與「三」是不一不異。)
淫性本是淨性因。除淫即是淨性身。性中各自離五欲。見性剎那即是真。(想明心見性,一定要除障,除障才能見性。)
今生若遇頓教門。忽悟自性見世尊。若欲修行覓作佛。不知何處擬求真。(頓教成佛)
若能心中自見真。有真即是成佛因。不見自性外覓佛。起心總是大痴人。(頓教成佛)
頓教法門今已留。救度世人須自修。報汝當來學道者。不作此見大悠悠。(要我們自己去悟。同時更難得,他教導我們最初下手入門之處;換句話說,不但是上根人得利益,中下根性的人,真正發心修行,也能得莫大的功德利益。這是大師的善巧開示。)



*若欲成就種智,須達一相三昧、一行三昧。
  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,於彼相中不生憎愛,亦無取捨,不念利益成壞等事,
  安閒恬靜, 虛融澹泊,此名一相三昧。
  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,純一直心,不動道場,真成淨土,此名一行三昧。


*兀兀不修善,騰騰不造惡;寂寂斷見聞,蕩蕩心無著
「兀兀不修善」,「兀」是不動,心裡不動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雖然修一切善,心不動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心裡不能有修善的心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是修善的事情要做。
「騰騰不造惡」,「騰騰」是自在的意思,自在坦然,不造惡。
「寂寂斷見聞」,「寂寂」是安靜的意思。
「斷見聞」,就是在一切見聞中,心是清淨的,心是不染著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這樣才能把一切事情看得清清楚楚。
「蕩蕩心無著」就是誠敬之心,心中坦然、平等、清淨、慈悲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切在一切見聞中不生分別、不生執著;
現今,人所謂是客觀的看,實際上客觀還落在意識;
這是完全離心意識接觸、見聞,心地才能真正達到平等、清淨、慈悲一切。

六祖壇經-附矚品第十-2

*自性動用,共人言語,外於相離相,內於空離空。
  若全著相,即是邪見;若全執空,即長無明
 「自性動用」,「動」就是發起,「用」是講作用。
   此地講的發起作用,著重在利益一切眾生,即教化眾生。
   教化眾生,特別是在我們娑婆世界,總是以言說為主。
   所以,我們與人言語,要能做到外離相,於相離相,不著相,內也不著空


*一切無有真,不以見於真。
  (一切萬法非真實不變,不可把所見當真)
  若見於真者,是見盡非真。
  (若把幻相當真相,這種知見也都是假的)
          說明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所謂一切無有真實。
          這個意思,佛在三千年前在一切經論裡都說得很清楚。
          現今的科學家也證實宇宙之間沒有永恆的存在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與佛經所說的意思是一樣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但是,科學家還無法找到一個真正的、永恆的東西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這個東西在佛法有,稱為「真如本性」,
            這是永恆的。 可是要想見性,一定要離妄
若能自有真,離假即心真。
  (若能了悟自性,離假相就是清淨自性)
自心不離假,無真何處真?
  (自性被假相蒙蔽,自性不真何處覓佛)
          離妄才能證得真性,真性是永恆的。
有情即解動,無情即不動。
   (有情眾生都會動,無情木石就不動)
若修不動行,同無情不動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(若修行須身不動,與無情木石一樣)
若覓真不動,動上有不動。
   (若想達到真定,工作照作,唯遇順逆境時心不動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"不起妄念瞋愛")
不動是不動,無情無佛種。
   (身不動是定的話,那就與無情木石一樣,無情無自性)
能善分別相,第一義不動。
  (能於一切萬法了了分明,自性清淨不動)
   在事上、在外境上,一切自在一如,
   而內心絕不隨境界動搖,這才是真正的不動。
  但作如此見,即是真如用。(應有這樣的正確見解,就是自性妙用)

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

六祖壇經-附矚品第十-1

吾今教汝說法,不失本宗。
先須舉三科法門,(五陰,十二入,十八戒)
動用三十六對,(使用三十六箱對法以顯實義)
出沒即離兩邊,(時時刻刻不執著兩邊,"空.有,善.惡,是.非,美.醜,凡.聖)
說一切法莫離(不能離開)自性。



忽有人問汝法,(忽然有人問你佛法)
出語盡雙,皆取對法,(出口都是一對一對的,都用相對法)
來去相因,(相對法來去之間,互相因緣,互相比喻,已顯真理)
究竟二法盡除,(到究竟圓滿時,三科法,相對法都要去除)
更無去處。(沒有更好的說法了)




三科法門者,陰、界、入也。
是五陰,色受想行識是也。
是十二入,
外六塵:色聲香味觸法;
內六門:眼耳鼻舌身意是也。
是十八界,六塵、六門、六識是也。




自性能含萬法,名含藏識;若起思量,即是轉識。
生六識,出六門,見六塵,如是一十八界,皆從自性起用。
自性若邪,起十八邪;自性若正,起十八正。
含惡用即眾生用,善用即佛用。用由何等?由自性有。




對法,
外境無情五對:天與地對,日與月對,明與暗對,陰與陽對,水與火對,此是五對也。

法相語言十二對:
(妄)語與(佛)法對,有與無對,有色與無色對,有相與無相對,
有漏與無漏對,色與空對,動與靜對,清與濁對,
凡與聖對,僧與俗對,老與少對,大與小對,此是十二對也。





自性起用十九對:
長與短對,邪與正對,痴與慧對,愚與智對,亂與定對,
慈與毒對,戒與非對,直與曲對,實與虛對,險與平對,
煩惱與菩提對,常與無常對,悲與害對,喜與瞋對,捨與慳對,
進與退對,生與滅對,法身與色身對,化身與報身對,
此是十九對也。】

六祖壇經-護法品第九-2

汝若欲知心要,(想要真正了解修心的要訣)
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,自然得入清淨心體,
          (我們是一切善惡一天想到晚,心從來沒有清淨過,這是我們不能成就最大的原因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不但你想一切惡,心不清淨,你就是想一切善,心還是不清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斷惡修善是事,是我們一天到晚必須要做的,
           要斷惡、要修善,但是斷惡修善的心不能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事上要斷,心上(心就是念頭)莫思量,
           斷惡不作斷惡想,修善也不作修善想,
           心一味清淨,這是學佛人。



湛然常寂,妙用恆沙。
         「恆沙」是比喻「多」,像恆河沙一樣,這是大用無方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懂得這個要領,你自然得入清淨心體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清淨心體就是實性,也就是淨土宗講的理一心不亂。
         「湛然常寂」是清淨心體之相,心清淨極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 從清淨心中生出來的斷一切惡、修一切善,這是妙用恆沙。

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

六祖壇經-護法品第九-1


道由心悟,豈在坐也?(因為一般人往往誤會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認為開悟一定要參禪打坐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而不曉得道是從心地覺悟的。)
(金剛經)經云:若言如來若坐若臥,是行邪道。
何故?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。(如如不動,感而遂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心清淨則自性現非佛性來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心垢則自性蒙蔽非佛性去。)

無生無滅,是如來清淨禪。(如來清淨禪,簡單的說就是如來禪,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是《楞伽經》所說四種禪之一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如來所證得的禪定,就是《楞嚴經》所說的「首楞嚴大定」。)
諸法空寂,是如來清淨坐。(大乘佛法所講的「坐」,是表法的意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坐」是不動的意思,比喻我們的心,心不動叫做「坐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們盤腿面壁坐在那裡,心中還想東想西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妄念紛飛,那就錯了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若我們心清淨,沒有妄想,走路也叫做「坐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坐」並不是著重在形式,而是著重在心。
究竟無證,豈況坐耶「究竟無證」。無證亦無無證,不得已建立一個名詞叫做畢竟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佛法是要破執著的,凡是有執著就是毛病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們說一個「證」,一定就會牽連到「能證」與「所證」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有能所,就不是真正的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祖師在此地講「究竟無證」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無證,不但「能證」無,「所證」亦無,所以叫做畢竟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於外不染五欲六塵,於內不起絲毫妄想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在這種情形之下,我們就稱為「證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實際上,他在這個境界中決不會起一個念頭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我已經證得清淨寂滅的境界。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如果有這一念,那就錯了。所以,「究竟無證」是真正的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為什麼?得此「無證」之時,他也沒有「無證」的想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這是真正之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見,悟、證並不是坐禪習定就能達到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這是純粹的心地功夫,所以說道由心悟、道由心證。

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

六祖壇經-頓漸品第八-3



學道之人,(「道」是平等心、清淨心、慈悲心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清淨、慈悲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才是一個學道人。)





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,(離開善惡的善,自性中的真善、本來的善就現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所以,佛法講慈悲,叫「無緣大慈」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緣是條件,無緣是沒條件的,慈就是慈愛、仁愛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同體大悲」,一切萬物與我同一個理體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真正能做到別人就是自己,自己就是別人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自己與別人分不開,是一不是二,這才是真善。
無名可名,名於自性。(這個時候,不但善念、惡念的念要離掉,名相也要離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『無名可名,名於自性』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老子說:「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些名相都不是真實的,是假名安立。
無二之性,是名實性。(無二是不二,實性就是實相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證道歌》云:「實相即一切眾生本有靈覺真心。」
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,(我們的平等心、清淨心、慈悲心不能現前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就是我們不能捨善惡之念,不能捨這些假名、假相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果然能捨,就見性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於實性上,這才能建立一切教門,教化一切眾生。
言下便須自見。(所以說,言下就要見性。)

六祖壇經-頓漸品第八-2

《涅槃經》

師曰:汝知否?
佛性若常,更說什麼善惡諸法,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,
故吾說無常,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。
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,即物物皆有自性,容受生死,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,
故吾說常者,正是佛說真無常義。


六祖說:「佛性如果是常,還說什麼善惡諸法,乃至於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?所以我說無常。」六祖說無常,正是佛說真常之道,所謂「真常無常」,說的是這個道理。
「一切諸法若是無常,換言之,物物都有自性,容受生死,真常性就有不遍之處;所以我說常。我說常,正是佛說真無常的道理。




「常即無常,無常即常」。
第一章中,六祖曾經對印宗講:「佛法是不二之法,二就不是佛法。」
常、無常是二,就不是佛法;常、無常不二,這才是真正的佛法。


【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,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,共成八倒,故於涅槃了義教中,破彼偏見,而顯說真常、真樂、真我、真淨。】



六祖說:「世尊時常都為凡夫外道,這些人平素執著邪常,不是真常;
二乘人(聲聞、緣覺)對於真常完全不了解,以為是無常;這樣就造成顛倒之見,
所謂是八種顛倒:凡夫四種顛倒,小乘人四種顛倒。
《涅槃經》是了義的經典,無非是破除他們的偏見執著而已,
這樣才說真常、真樂、真我、真淨。」



「常樂我淨」四淨德是《涅槃經》重要的意思。
《涅槃經》云:永遠不改變是「常」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真正安穩是「樂」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自在是「我」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無我是「淨」。
「常樂我淨」是大乘大涅槃所具的四種淨德。
「常德」,涅槃之體永遠不變,不生不滅,這叫常;隨緣化用而不中斷,這也是常的意思。
「樂德」,涅槃之體是寂滅而永遠安穩,又能運用自在,事事無礙,這是真正的樂。
「我德」,「我」有兩種解釋,就性體上說,這是真我;就作用上說,自在叫做我。
「淨德」,涅槃之體不垢不淨,同時又能隨緣,雖然隨緣,決定不染污,
即懷讓大師所說的「修證即不無,污染即不得」。
「常樂我淨」四淨德是涅槃體用上本來具有的,可惜凡夫迷了,二乘亦迷了。

六祖壇經-頓漸品第八-1

*法本一宗,人有南北;(真理本來只有一宗,只是人有南北之分)
  法即一種,見有遲疾。(正法只有一種,領悟有快慢之別)
  何名頓(當下是佛)(知解漸修)(什麼是頓漸呢)
  法無頓漸,人有利鈍,故名頓漸。(是人的根性有利鈍)


*住心觀靜,(心本淨,住即妄,如守住雙手本能亦妄,淨本無相卻立淨相)
  是病非禪。(是病態行為而非禪)

*(神)秀大師說,諸惡莫作名為戒,諸善奉行名為慧,自淨其意名為定。




*吾(六祖慧能)所說法,不離自性;
  離體說法,(離開自性本體說法)
  名為相說,自性常迷。(叫做相說法"紙合說外塵相",自性仍然迷惑)
  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,是真戒定慧法。





*聽吾偈曰:
  心地無非自性戒,(心地純善,自性戒"無持戒心,而不犯戒")
  心地無痴自性慧,(顯現自性具足般若智,行六度波羅蜜)
  心地無亂自性定,(心地無迷即無染則不亂,自原本清淨的自性定)
  不增不減自金剛,(自性如金剛一樣堅定,不動不染)
  身去身來本三昧。(行住坐臥無不定)


*去來自由,無滯無礙,(行住坐臥或色身生死都自在,沒有罣礙)
  應用隨作,應語隨答,(隨緣而起行,隨緣對答度化)
  普見化身,不離自性,(隨處所現之言行,即千百億化身佛,時時不離自性)
  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,(自在神妙通達,隨緣度眾,逍遙在定中)
  是名見性。(叫做見性成佛)




*如何是不立義?(什麼是不利一切法,名相的意義)
師曰:
自性無非無痴無亂,念念般若觀照,常離法相,自由自在,縱橫盡得,有何可立?
自性自悟,頓悟頓修,亦無漸次,所以不立一切法。
諸法寂滅,有何次第?(一切法"所有理事物"放下,哪有什麼漸次名相)

2010年1月21日 星期四

六祖壇經-機緣品第七-9

修證即不無(有修有證,心地是清淨的,是光明的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決定沒有絲毫染著,即"三輪體空")
污染即不得(必須要離開分別心,離開執著心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正是禪定所謂"離心意識參")

何為禪定
*汝但心如虛空,(你只要心像虛空,無所不包,無所不容)
  不著空見,(沒有我,心量大,和百物不思偏著頑空見解)
  應用無礙,(常應常淨根塵,理事皆無礙,心不亂)
  動靜無心,(不論是動是靜,對境寂然,無能所煩惱妄念)
  凡聖情忘,(無分別,執著;凡,聖,為自淨其心)
  能所俱泯,(能定的心,所定的境界,都屏除)
  性相如如,(自性自在,如如不動)
  無不定時也。(無時無刻不在定中)
*惠能沒伎倆,(惠能沒功夫)"無能所心"
  不斷百思想,(生清淨心,了了分明)
  對境心數起,(有感就有應,隨緣自在,行六度波羅蜜)無求無著
  菩提作麼長。(菩提覺性怎麼增長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菩提覺性本具自足,唯眾生蒙蔽而已

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

六祖壇經-機緣品第七-8

*無上大涅槃,(離生滅,清淨無餘)
  圓明常寂照,(圓滿明徹,常寂靜廣照,如如不動,感而遂通)
  凡愚謂之死,外道執為斷。(外道認為斷滅)

*以知五蘊法,及以蘊中我,(了解五蘊法空,緣生緣滅,以及五蘊中的自性)
  外現眾色像,一一音聲相。平等如夢幻,(外塵諸色相,各種聲音,一樣如夢境幻影)
  不起凡聖見,不作涅槃解,(清靜自在圓滿,不做涅槃想)


*分別一切法,不起分別想。(了了分明,而無分別心,平心接受一切)"普行恭敬,不起瞋愛"

*真常寂滅樂,(自性如如不動,清淨自在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""寂滅:離生滅心,生滅相,輪迴業""
  涅槃相如是。(這樣方便說涅槃)

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

六祖壇經-機緣品第七-7

《涅槃經》
*諸行無常,(萬事萬物世間,出世間法變化無常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"《金剛經》云:『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。")
  是生滅法;(緣生緣滅無實性)
  生滅滅已,(洞澈諸法萬緣無實性,無攀緣,妄想,執著,無眾生輪迴生滅心)
  寂滅為樂。(離生滅心,生滅相,輪迴業,清淨如如自在。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當一個仁洞悉人間百態,洞悉了宇宙萬象,洞悉了生命的真諦,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自然而然的,這個叫做:「悟」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他的悟性就生出來了,他整個的思維,看到的世界就轉換了。

*當現前時,亦無現前之量,乃謂常樂。(當寂滅現前的時候,亦無現前之量,這叫做常樂。)
  此樂無有受者,亦無不受者。(這個樂,沒有受者,也沒有不受者,受與不受都說不上)

在《涅槃經》第十三卷。經中有一則公案,
世尊在過去生中修道時,為半偈而捨身就是為這首偈。
因為他出生在一個沒有佛法的時代,那時他住在雪山,
帝釋天主見到這個修行人,心裡感到非常驚奇,
就故意變成一個羅剎的模樣;羅剎是惡鬼,樣子看起來非常恐怖。
來到雪山離他不遠的地方,說了兩句話:「諸行無常,是生滅法。」
這個修行人聽到這聲音就到處找,找不到人,
後來發現一個羅剎在不遠的地方,就問羅剎:
「這兩句話是不是你說的?」羅剎說:「是我說的。」
他說:「一首偈應當是四句,你只有上半偈,下半偈是什麼?」
羅剎說:「我已經餓了好多天,你要我說出來,要等我吃飽。」
他說:「你吃什麼?」羅剎說:「我吃活人的肉。」
這位修行人告訴他:「你把下面兩句說出來,我願意捨身把身體供養你。」
羅剎說:「我怎能相信你為八個字就肯犧牲生命來供養我?」
修行人說:「我是一個修道的人,決定沒有妄語,十方諸佛都可以為我作證。」
於是,羅剎就為他說出後面這兩句:「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。」

六祖壇經-機緣品第七-6

*佛說三乘法,又言最上乘,弟子未解,願為教授。
  師曰:
  汝觀自本心,(觀自本心,就是觀照般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就是「反聞聞自性,性成無上道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聞是用的耳根,所以叫反聞。觀是講見性,叫返觀)
  莫著外法相。(不執著能念的我相,不執著所念的佛相,不執著所執持的名號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這就叫念佛三輪體空)
  法無四乘,人心自有等差。(法,哪有四乘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四乘法是從人心有差別而說)
  見聞轉誦是小乘;(僅依據目之所見、耳之所聞,而勤誦經典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)
  悟法解義是中乘;(你對於佛所說的一切法義能夠了解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是雖解義,你沒有實行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所以法的真正境界你無法證得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你所解的義,依然是別人所證的境界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是諸佛菩薩的境界,並非你自己親證的境界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所以稱為中乘)
  依法修行是大乘;(能依法修行,必定是義理明白通達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所以才能依教奉行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行幫助解,解也幫助行,行解相應,相輔相成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樣才是一個大乘菩薩)
  萬法盡通,萬法俱備,一切不染,離諸法相,一無所得,名最上乘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真正明心見性才能達到這個境界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要到這個境界,必須「一切不染,離諸法相,一無所得」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這是最上乘人,也是圓滿見性的人)
  乘是行義,不在口爭。(「乘」就是行,就是講的修行,不在口爭。)
  汝須自修,莫問吾也。
  一切時中,自性自如。(認識心性之後,湛然不動,時時刻刻,清淨自在)

六祖壇經-機緣品第七-5

*不見一法存無見,(不見一法是對的,但你存一個「無見」就是毛病,因為「無見」還是一法)
  大似浮雲遮日面。(心裡有個「無見」,就是一片浮雲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把自己的真如本性遮蓋住,所以你不能悟入)
  不知一法守空知,(不解見性法門,執守空知)"應於相離相"
 還如太虛生閃電。(「太虛空」比作真如本性,「閃電」便是障礙)



*汝當一念自知非,(要自知其非,自知見與知,統統都要離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般若經》云: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。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楞嚴經》云:「知見立知,是無明本。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們必須要把「知」與「無知」兩頭坐斷,)
  自己靈光常顯現(這個時候心性才真正的清淨光明,靈光獨耀)
 
*自性覺源體,(自性原是覺悟的)
  隨照枉遷流。("隨塵徒勞而無功"隨物執著,冤枉流浪生死)

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

六祖壇經-機緣品第七-4

《楞伽經》三身四智,
*三身者:清淨法身(大圓鏡智)汝之性(自性)也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圓滿報身(平等性智)汝之智(智慧)也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千百億化身(妙觀察智,成所作智)汝之行(行持)


若離本性,別(另外分別)說三身,即名有(假)身無(真)智;
若悟三身無有自性(三身從一個自性而生,並不是三身各有一個自性)
即名四智菩提(就叫做四智,真智慧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智慧與世間的聰明並不相同。智慧是清淨的,智慧是無分別的
自性具三身,(三身亦非身,方便說)
發明成四智。(轉識,顯現成四智)
不離見聞緣,(並不離開我們日常生活見色聞聲種種的境緣)
超然登佛地。(就能直接高證佛果)

*四智
  大圓鏡智性清淨,(清淨的自性)慧海禪師解釋:「心湛然空寂,圓明不動,即大圓鏡智」
  平等性智心無病,(眾生諸法平等,普敬眾生,無眾生分別心)
  妙觀察智見非功,(善分別諸法相,而無分別想,見機說法,諸法圓融,自在無礙不以為功)
  成所作智同圓鏡。(成就自利利他,圓明洞澈,眾生有感及有應,如圓鏡)


   五八六七果因轉,(這是講轉識的次第,前五識、第八識是果地上轉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們最著重的就是第六識、第七識,因為它是在因地上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簡單的說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要練習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分別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執著,這就是轉識成智的最初方便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轉第八意識為大圓鏡智,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轉第七意識為平等性智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只是把煩惱轉成菩提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前五識眼耳鼻舌身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六意識叫作妄想,分別識轉過來叫作妙觀察智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七意識叫作末那識,我見相續執著轉識成智,叫作平等性智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八意識叫作阿賴耶識,叫作含藏識轉識成智以後,叫作大圓鏡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如果大徹大悟、見性,沒有這些名詞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都不可得。因為他隨手拈來,都是絕對的、圓滿的本體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沒有所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所以,安立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識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是方便說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所以前五識、第六識、第七意識、第八意識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它不加上染污,和轉識成智的時候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染污跟轉過來的智慧,它的本體是不變的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安上了這些名相,比較好解說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那麼,成所作智妙觀察智,叫作應身,就顯現在外界可以作用的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那麼,平等性智呢?就是我們所講的身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內心有無比的莊嚴,心存平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那麼,大圓鏡智呢?就是身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應身、報身、法身,就配合這個四智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所以叫作四智三身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四智就是成所作智、妙觀察智、平等性智、大圓鏡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那麼,三身就是化身、報身、法身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四智配合三身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就是成所作智妙觀察智,就是配合應身來解釋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平等性智就是身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大圓鏡智就是身。


 
但用名言無實性,(我們不要被經的言語文字所轉,你懂得這個名詞,要離開這個名字相)
若於轉處不留情,(一悟悟至極處,不再退轉,這就是不留情)
繁興永處那伽定。(雖然繁興,可是並沒有動念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繁」是講染境雖然多、境緣非常複雜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可是我們的心永遠是在大定當中,不為外境所惑。)
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:
三身元我體,四智本心明;(三身原我自性同一體,四智本自心清淨圓明"八識轉回四智)
身智融無礙,應物任隨形。(三身同一性,四智同一心,權宜方便說,圓融本無礙,隨緣應物)
起修皆妄動,(自然顯現,不執著我在修行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修證,沒有修證,無可修,無可證,本來就存在,起修統統叫作妄動,)
守住匪真精;(若守住成見有所執著,這都不是真正的精華。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「守」就是執著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住」就是三身四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匪」就不是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你執著三身,還有一個三身四智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不曉得這個就是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根本圓明湛然的清淨自性,所映現出來的三身四智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你還動一個念頭,去守住三身四智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匪真精:就不是清淨自性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清淨自性不假修持,本來就圓明的。
妙旨因師曉,終亡染污名。(終於不為名相所束縛)